孔泾源:“一带一路”是支点 调整对外开放战略
新的商业正在不断更生迭代,由CFS中国财经峰会联合数央网及国内众多财经、大众媒体联袂发起的“全球新商业大会暨2019冬季论坛”于11月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场聚焦创新的盛会,新金融、新资本、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都是本届大会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大会邀请政界、商界、学界、传媒以及文化艺术等各领域精英共同见证活动盛大开幕,集合塔尖思想凝聚变革力量,驱动新商业创新的“韧性与活力”。
以下为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孔泾源先生在“全球新商业大会暨2019冬季论坛”上的精彩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在经过几个小时的轿车历程之后,在这里做几分钟的演讲,确实有转换的过程。大家知道我们中国财经峰会是非常有影响的峰会之一,世界新商业这个论坛的主题,我们思考的问题也许跟过去有所不同。
我在这里讲两个话题:
第一个,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战略选择牵扯到的主题和会议的崇高主题是力求相互接近。大家知道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值三个季度三个不同的数字,从增长6.4%到6.2%到6.0%,如果说从总量曲线来看的话是一个渐进,或者说下降的过程,我们在稳中求进的努力中得到的是稳中趋缓的结果,这也许是我们做总量分析的基本判断。但是总量不说明全部问题,我们要看到在总体趋缓的这个过程之中,新经济的成长也是很可观的,大家知道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我们第三产业前三季度增长7.0%,高于GDP增长6.2%、6.3%的速度。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7%,高于传统企业3.1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金融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9.8%、8%、7.4%、7.1%,增速分别高于第三产业12.8%、0.4和0.3个百分点。在投资领域,尽管今年的投资基本平稳,但是增速不高,总的增速平均在5.4%左右,但是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增长12.6%,比社会平均投资快7.2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8%,高于社会平均速度8.4个百分点。在进出口方面,大家知道今年上半年我们的顺差进一步扩大,主要是出口增速依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速度,增长5.2%,进口下降0.1%,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内需依然不足。但是我们基建产品的出口增长4.7%,比平均增速快4.7%,占总出口总额的58.1%。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出一个稳中有进,也稳中有优这么一个总体趋势。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明确的判断,依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相应的地区产业和投资政策的幅度,这是宏观政策的基本面。
具体到面对着这种稳中有进、稳中有优的,甚至国际贸易战打的火热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确定国内外发展政策?首先,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是大国经济体,我们要有自己的信心,因为在大国经济体中我们说5万亿美元以上的大国经济体,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速依然是第一,不要认为自己的经济增长困难就意味着我们整体的发展出现了拐点式的趋势,没有,依然是稳中向好,依然在大经济体中的一枝独秀。第二个,我们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大家知道我们首先要立足内需,不能像过去一样,一味地简单的发展外向经济,在经济增长初期我们需要这样的对外经济贸易增速,但是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以内需为主立足国内发展。从投资方面看,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投资和新投资的关系,或者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的关系,我们知道我们中国是基建狂魔,在新经济领域,比如说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这一系列的发展中我们要找到新的投资增长点,也是新基建的增长点。
第二个,我们要处理好传统和新消费的关系。大家知道居民家庭里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27%左右,这就意味着我们由低收入国家上升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大家知道恩格尔系数60%以上是贫困国家,50%到60%是温饱水平,40%到50%是初步小康,30%到40%是全面小康,我们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准。所以我们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4亿中国人民衣食住行到高端消费都是巨大的转变,手机消费支出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食品支出,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如何做新消费中寻找经济发展的契机、增长点?
第三个,正视传统要素和新要素的转化。我们中国人口的增长已经趋缓,2012年已经出现了拐点,增速开始下降,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可能出现问题,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使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在每年新增一千万左右的城镇新增就业中,高校毕业生占60%、70%,甚至80%左右,去年我们新增是1100多万人,高校当年是820万人,从这个意义上不包括往年毕业了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是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也就是说我们城镇劳动主体已经是高校毕业生,或者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年轻群体,我们就业岗位的选择、社会政策的设定,乃至我们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体制创新,都应该适应劳动要素供给的变化,当然我们的传统,或者说中低端劳动力也是需要的,也许那些收入绵薄的农民工,但正是他们成就了当代工业革命的壮丽今天,我们也要看到劳动的变化,我们要对自己的劳动市场,乃至就业岗位、制度设计要做出新的调整。
另外,大家知道市场经济本身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这个全球化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也许我们当初是商品,或者货物的全球化,或者服务的全球化,第二个阶段是资本和技术的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40年顺利走到这两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的新全球化是技术和规则的全球化。另外一个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国际形势所限,我们主要是向东开放,美日韩贸易占我们贸易的绝大部分,中美关系没有好到哪儿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调整对外开放战略,实行全方位、全面开放战略,既向东开放,也同时向西向南开放,“一带一路”是支点。同时大家知道我们当代高铁革命,乃至新的中国交通,像中非交通这样的发展使我们以新的技术革命造就新的开放战略,这个不是个体化的商业算计,也不是个体小聪明的神机妙算,当前在经济转型、动能转换的过程之中,希望我们的国人能够在国家宏观层面政策的引导下,以及在我们的聪明才智,乃至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经济政治斗争,乃至新的全球化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谢谢大家。